主要检测项目
水泥(含灌浆水泥)主要检测: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保水率、泌水率。
概述
水泥是一种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水泥加水后拌合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适当材料并能在空气和水中硬化。它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对工程建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水泥不但大量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中,而且广泛用于交通、水利、海港、矿山等工程。
水泥的品种繁多,按用途及性能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
(1)通用水泥:一般土木建筑工程经常采用的水泥,主要是指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等通用硅酸盐水泥。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代号和强度等级详见表2.1-1。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代号和强度等级表2.1-1
品种 | 代号 | 强度等级 |
硅酸盐水泥 | P·Ⅰ | 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等级 |
P·Ⅱ | ||
普通硅酸盐水泥 | P·O | 分为42.5,42.5R、52.5、52.5R四个等级 |
矿渣硅酸盐水泥 | P·S·A | 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六个等级 |
P·S·B | ||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 P·P | |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 P·F | |
复合硅酸盐水泥 | P·C |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适用范围详见表2.1-2。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适用范围表2.1-2
水泥品种 | 使用范围 | |
适用于 | 不宜用于 | |
硅酸盐水泥 | 快硬、高强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道路、低温下施工的混凝土 |
大体积混凝土
耐热混凝土 |
普通硅酸盐水泥 | 适应性强,无特殊要求的工程都可以使用 | |
矿渣硅酸盐水泥 | 地面、水下、水中各种混凝土
耐热混凝土 |
快硬、高强混凝土
有抗渗要求混凝土 |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 地下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受侵蚀性介质作用的混凝土 | 受反复冻融及干湿变化作用的结构
长期干燥环境中 快硬、高强混凝土 |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 ||
复合硅酸盐水泥 | 快硬、高强混凝土 |
(2)专用水泥:专门用途的水泥。如:油井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
(3)特性水泥: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如:快硬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
检验内容
(1)混凝土结构工程用水泥使用前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2)砌体工程用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
(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抹灰和勾缝用水泥应对其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复验,饰面板(砖)粘贴用水泥还应对其抗压强度进行复验。
使用要求
(1)国家水泥产品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水泥生产企业必须取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及其产品可通过国家质监总局网站www.aqsiq.gov.cn 查询。
(2)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3)水泥在储存和运输工程中,应按不同强度等级、品种及出厂日期分别储运,水泥储存时应注意防潮,地面应铺放防水隔离材料或用木板加设隔离层。袋装水泥的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0袋。施工现场堆放的水泥应注明“合格”、“不合格”、“在检”、“待检”等产品质量状态,注明该水泥生产企业名称、品种规格、进场日期及数量等内容,并以醒目标识标明。
(4)不同品种的水泥不能混合使用。虽然是同一品种的水泥,但强度等级不同,或出厂日期差距过久的也不能混合使用。
(5)水泥可以散装或袋装,袋装水泥每袋净含量为50kg,且不少于标志质量的99%;随机抽取20袋总质量(含包装袋)应不少于1000kg。其他包装形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但有关袋装质量要求,应符合上述规定。
水泥包装袋上应清楚标明:执行标准、水泥品种、代号、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生产许可证标志(QS)及编号、出厂编号、包装日期、净含量。包装袋两侧应根据水泥的品种采用不同的颜色印刷水泥名称和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红色,矿渣硅酸盐水泥采用绿色,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采用黑色或蓝色。散装发运时应提交与袋装标志相同内容的卡片。
取样要求
1.取样批量
(1)混凝土结构工程用水泥应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2)砌体工程用水泥按同一生产厂家、同品种、同等级、同批号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用水泥应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的进场水泥应至少抽取一组样品的规定进行复验,当合同另有约定时应按合同执行。
(4)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虽未过期但已受潮结块的水泥,使用时必须重新试验确定实际强度等级。
2.取样数量和方法
(1)水泥试样可连续取样,亦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袋装水泥可采用取样管取样,散装水泥可采用槽形管状取样器取样。
(2)取样管取样:采用图2.1-1的取样管取样。随机选择20个以上不同的部位,将取样管插入水泥适当深度,用大拇指按住气孔,小心抽出取样管。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
(3)槽形管状取样器取样:当所取水泥深度不超过2m时,采用图2.1-2的槽形管式取样器取样。通过转动取样器内管控开关,在适当位置插入水泥一定深度,关闭后小心抽出。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
图2.1-1袋装水泥取样管
图2.1-2散装水泥取样管
技术要求
1.凝结时间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
2.安定性
沸煮法合格。
3.强度
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其不同龄期的强度应符合表2.1-3的规定。
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表2.1-3
品种 | 强度等级 | 抗压强度(MPa) | 抗折强度(MPa) | ||
3d | 28d | 3d | 28d | ||
硅酸盐水泥 | 42.5 | ≥17.0 | ≥42.5 | ≥3.5 | ≥6.5 |
42.5R | ≥22.0 | ≥4.0 | |||
52.5 | ≥23.0 | ≥52.5 | ≥4.0 | ≥7.0 | |
52.5R | ≥27.0 | ≥5.0 | |||
62.5 | ≥28.0 | ≥62.5 | ≥5.0 | ≥8.0 | |
62.5R | ≥32.0 | ≥5.5 | |||
普通硅酸盐水泥 | ≥42.5 | ≥17.0 | ≥42.5 | ≥3.5 | ≥6.5 |
≥42.5R | ≥22.0 | ≥4.0 | |||
≥52.5 | ≥23.0 | ≥52.5 | ≥4.0 | ≥7.0 | |
≥52.5R | ≥27.0 | ≥5.0 | |||
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复合硅酸盐水泥 |
32.5 | ≥10.0 | ≥32.5 | ≥2.5 | ≥5.5 |
32.5R | ≥15.0 | ≥3.5 | |||
42.5 | ≥15.0 | ≥42.5 | ≥3.5 | ≥6.5 | |
42.5R | ≥19.0 | ≥4.0 | |||
52.5 | ≥21.0 | ≥52.5 | ≥4.0 | ≥7.0 | |
52.5R | ≥23.0 | ≥4.5 |
检测报告
水泥检测报告表式见表2.1-4。
(检测机构名称)
水泥检测报告 表2.1-4
委托编号:
检测类别:工程连续号:报告编号:
委托单位 | |||
工程名称 | |||
工程地址 | 委托日期 | ||
施工单位 | 报告日期 |
样品编号 | 样品名称 | 产品代号 | ||||||||||||
生产单位 | 备案证号 | |||||||||||||
出厂编号 | 代表数量 | 强度等级 | ||||||||||||
工程部位 | 检测日期 | |||||||||||||
检测方法 | 评定依据 | |||||||||||||
检测参数 | 标准值 | 检测值 | 单项结果 | |||||||||||
细度(μm筛析法) | ≤% | % | ||||||||||||
比表面积 | ≥m2/kg | m2/kg | ||||||||||||
初凝时间 | 不得早于min | min | ||||||||||||
终凝时间 | 不得迟于min | min | ||||||||||||
安定性 | 必须合格 | |||||||||||||
标准稠度 | - | % | ||||||||||||
检测龄期 | 抗折强度/(MPa) | 抗压强度/(MPa) | ||||||||||||
标准值 | 检测值 | 平均值 | 单项结果 | 标准值 | 检测值 | 平均值 | 单项结果 | |||||||
3d | ≥ | ≥ | ||||||||||||
28d | ≥ | ≥ | ||||||||||||
见证单位 | 见证人及证书号 | ||
说明 | 1.非本检测机构抽样的样品,本检测机构仅对来样的检测数据负责;
2.未经本检测机构批准,部分复制本检测报告无效; 3.由本检测机构抽样的样品按本检测机构抽样程序进行抽样、检测。 |
||
检测机构信息 | 1.检测机构地址:
2.联系电话:3.邮编: |
防伪校验码 | |
备注 |
检测机构专用章: 批准/职务: /审核:检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