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域发展基础理论
▲中心地理论:高等级中心地提供高级的服务,低等级中心地提供低级的服务,高等级中心地为低等级中心地提供商品和服务。
▲增长极理论: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基础上,强调首先要尽可能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区位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地区,培育经济发展增长极,强化增长极的实力,然后通过扩散效应实现区域整体发展。
一是极化效应。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吸引周围地区的生产要素不断向极点聚集,在极点地区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增强了极点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
二是扩散效应。增长极的发展水平与周边地区产生落差,导致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对周围地区产生辐射带动作用。
▲点轴开发理论:连接点(增长极)的交通线形成了有利的区位,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降低了运输费用和生产成本,促使人口和经济向交通线聚集,产生新的生产生活集聚点。
▲核心一外围理论: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核心区和外围区,核心区具有较高的创新变革能力,在空间系统中处于支配地位。一般来说,核心区为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外围区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
▲梯度转移理论:在一个大区域范围内,由于地理环境、发展条件、历史基础等原因,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存在经济技术梯度。经济创新活动所包含的新兴产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管理方法的创建和运用先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四个发展阶段。
▲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集聚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使用人/平方公里或人/公顷作为单位。
▲城市首位度:两城市指数计算方法:S2=P1/P2
四城市指数:S4=P1/(P2+P3+P4)
十一城市指数:S11=2P1/(P2+P3+…+P11)
两城市指数2以上、四城市和十一城市指数1左右,表面结构正常,集中适当;
指数过大,表明结构失衡和城市过度集聚,大城市病突出,首位城市压力明显;
指数过小,集聚效应不明显,不能体现大城市的引领作用。
▲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区域/全国
▲区位熵评价标准:
1、区位熵大于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区位熵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
2、如果区位熵小于或等于1,则认为该产业是自给性部门。
▲区位熵局限性:
(1)区位熵是静态分析,难以反映产业优势的动态变化情况和产业之间的互动关联;
(2)方法基于每一个产业在国家和区域层面具有相同劳动生产率这一前提假设,但实际中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肯定存在差别。
(3)没有考虑企业规模因素的影响。
▲钻石模型
中心思想即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的竞争力主要是由四个基本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状况),以及两个辅助要素(政府和机会)共同决定的。
1.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
2.需求条件主要是指国内市场的需求。需求条件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主要包括需求结构、需求规模以及需求的成长,其中需求结构比需求规模更加重要。
3.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即关联产业。当某一产业的关联产业具有竞争优势时,会促进该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反之会阻碍其发展。
4.企业状况(包括企业战略及其结构和同业竞争)
· 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和管理者对待竞争的态度,往往同国家环境和产业差异相关。
· 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善用本国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适应本国特殊环境的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融入当地社会,并符合所处产业的特殊情况。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分析
▲钱纳里标准模型(1970年人均GDP)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生产力水平很低;
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主逐步向以工业为主转变,工业产品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为主,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
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型工业发展迅速,并成为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工业产品以石油、化工、煤炭、非金属矿产品、橡胶制品、木材加工等为主,产业主要是资本密集型;
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三产业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发达经济初级阶段,主要特征是制造业内部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发达经济高级阶段,主要特征是第三产业内部的分化,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并占据主导地位。
▲2019年世界银行对发展阶段的划分
人均低于GNI(人均国民收入)1025美元为低收入,1026~3995美元为中下等收入,3996~12375美元为中上等收入,高于12375美元为高收入。
在这四类分类基础上,又将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或地区称为发展中经济体,将高收入的国家或地区称为发达经济体。
▲配第——克拉克定理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份额越大,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份额越小;反之,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就业劳动力中的份额越小,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份额越大。(一,代表第一产业比重,依次二、三)
▲霍夫曼系数划分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未考过)
阶段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第四阶段 |
霍夫曼系数 | 5±1 | 2.5±1 | 1±0.5 | 1以下 |
第一阶段,消费工业占主导,资本工业不发达;
第二阶段,消费工业规模比资本工业大,但资本工业增长快于消费工业;
第三阶段,资本工业较消费工业增长更快;
第四阶段,资本工业规模已经超过了消费工业。
霍夫曼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霍夫曼系数越高,消费工业比重越大,工业化水平越低;霍夫曼系数越低,消费工业比重越小,工业化水平越高。
霍夫曼系数适合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的工业结构分析,当工业化发展到较高阶段,霍夫曼系数一般趋于稳定。霍夫曼系数中消费工业和资本工业的划分近似于我国轻重工业的划分。
▲城镇化发展阶段: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一定区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诺瑟姆曲线三个阶段
阶段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城镇化水平 | 10-30% | 30-70% | 70%以上 |
第一阶段,属于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的初期阶段;
第二阶段,城镇人口迅速增长,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城镇化进程相对稳定,甚至停滞阶段。
▲经济成长阶段论
划分为传统社会、准备起飞、起飞、走向成熟、大众消费和超越大众消费六个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经济相对封闭或孤立。
准备起飞阶段,其主导产业通常是第一产业或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起飞阶段需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生产性投资率提高,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提高到10%以上;二是经济中出现一个或几个高增长率的主导部门,以带动其他部门发展;三是通过制度改革建立了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的经济结构。
走向成熟阶段是指一个社会已将当时的现代化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大部分产业的时期,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吸收和使用新技术能力明显提高。
第三节 规划预测与分析的常用方法
▲德尔菲法尤其适用长期预测,特别是当预测时间跨度长达10-30年,以及预测缺乏历史数据时,采取德尔菲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简述德尔菲法的应用范围:
①缺乏足够的资料;②长远规划或大趋势预测;③影响预测实践的因素太多;④主观因素对预测事件的影响较大
▲德尔菲法的基本步骤:
①建立预测工作组;
②选择专家;数量20人左右
③设计调查表;
④组织调查实施;
⑤汇总处理调查结果。
▲德尔菲法特点: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广泛性
▲德尔菲法优点:①便于独立思考和判断。②低成本实现集思广益。③有利于探索性解决问题。④应用范围广泛。
▲德尔菲法缺点:①缺少思想沟通交流。②易忽视少数人的意见。③存在组织者主观影响。
▲情景分析法可用于未来发展目标、发展方向的预测。
▲情景分析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未考过)
①确定关键问题;②识别影响因素;③情景构建;④情景分析;⑤情景评价;⑥确定发展战略。
第四节 规划编制工作流程
▲规划编制工作流程一般包括:前期准备、现场调研、草案编制、衔接论证及送审四个阶段。
▲在选定项目负责人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有丰富的规划编制工作经验,尤其是承担同类型项目的经验;
二是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是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和表达能力;
四是具有规划项目所需主导专业或综合性专业的学科背景。
▲项目组成员的选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专业结构合理,既有项目主导专业人员,也有相关配套专业人员;
二是年龄结构适当,既有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也要有精力充沛的中青年骨干,还有承担基础分析和事务性工作的业务助理;
三是工作时间保障。
▲规划工作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规划文本初步框架、人员组织、进度安排等内容,通常作为规划编制项目委托合同的组成部分。
▲深入调研一般由案头研究和现场调研两部分组成。
▲案头研究包括收集规划前期资料;初步研究。
▲现场调研包括制订调研方案;召开座谈会;现场踏勘。
▲规划草案编制阶段包括:确定规划框架;规划方案比选;专家咨询;迭代完善。
▲规划衔接论证及送审阶段包括:规划衔接;专家论证;修改完善;规划报送审核发布。
▲规划成果形式与要求包括:文本;附表;附图;专题研究;编制说明。
第五节 规划评估方法
▲评估原则:战略性;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
▲规划评估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研究可靠性;目标指标科学性;重点任务有效性;时空布局合理性;重大项目可行性;上下衔接有效性。
▲评估方法:按照目标明确、结构清晰、内容完整的要求,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结合,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相结合,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的具体要求,确保分析方法科学、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规划评估一般包括三个阶段10个环节,即评估准备、评估实施、评估结果三个环节。
▲评估报告原则上应包括以下内容:①概述;②基础条件及发展状况;③发展思路和规划目标;④规划重点任务;⑤实施保障措施;⑥主要结论和建议。
▲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原则:
坚持系统全面,突出重点;坚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持科学精神,实事求是。
▲规划实施中期评估重点:
规划主要目标实现情况;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情况;重点任务推进情况;重大工程项目进展情况;面临形势和主要问题;规划目标任务调整建议;推进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方法:自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相结合;客观评价和主观感受相结合。
▲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框架通常包括进展情况、主要成效、关键问题和对策建议四个方面。
▲规划总结评价的主要方法包括效果评价、过程评价、影响评价和综合评价四类。
▲规划总结评价框架通常包括进展总体情况、主要成就、存在问题、经验总结和相关建议五个方面。
发表评论